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益资料

河南发现柴鸡一样大小的窃蛋龙类新属种:迷你豫龙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6日        浏览:23112

河南发现柴鸡一样大小的窃蛋龙类新属种:迷你豫龙

最近,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吕君昌研究员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及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研究报道了发现在河南省栾川县秋扒乡晚白垩世秋扒组的鸡一样大小的窃蛋龙类化石,该研究成果文章发表在德国最近一期《自然科学》杂志上。研究的窃蛋龙是目前已知窃蛋龙类个体最小的。发现了至少有属于5个个体的化石材料,其中有一完整的具有头骨和下颌保存的骨架、具有头骨和下颌保存的部分骨架和部分化石骨架以及两个头骨化石。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化石标本都是幼年个体,由于发现于河南省且个体较小,因此特命名为“迷你豫龙”(Yulong mini)。“Yu”是河南省简称“豫”的汉语拼音,“long”为“龙”的汉语拼音;“mini”为小的意思。

窃蛋龙类是一群独特的带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主要发现于蒙古、中国内蒙古、辽西、广东河源、南雄及江西赣州地区的晚白垩世的地层中,进步类群的头骨短高多孔,没有牙齿,曾经被认为是中生代失去飞行能力的鸟类—中生代的平胸类。一些原始类群具有牙齿,我国辽西发现的尾羽龙中具有尾羽。后来的研究证明其与鸟类相似的特征是趋同演化的结果。

河南栾川发现的小窃蛋龙—“迷你豫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 为窃蛋龙类化石在中原地区的分布增加了新材料,为一新的进步窃蛋龙类。虽然个体较小,其骨骼构造特征(比如前部尾椎具有椎体侧孔等),显示属于进步的窃蛋龙类。我国窃蛋龙类基本分布在三个区域: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及南方地区。而中原地区发现的种类较少,但对窃蛋龙类的古地理分布和迁徙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如此完整及数量多的幼年个体的材料,为研究窃蛋龙类的个体发育提供了重要信息。虽然它们的肢骨两端发育很好,但是通过对骨骼显微结构的研究,证明这些小窃蛋龙均小于1岁。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点(相距约4公里)发现个体大小一样的窃蛋龙且没有与它们埋在一起的成年个体的发现,说明它们或者是同一窝孵出的小恐龙,出生后不需要父母的照料,自行觅食,为早熟动物;或者是属于不同的蛋窝的蛋,在同一时间孵出。虽然这些还无法证实,但是无论怎样都具有重要意义。3. 为窃蛋龙类生活习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从“迷你豫龙”的头骨各骨骼发育的顺序上看,左右两鼻骨首先完全愈合,而其它的骨骼比如前上颌骨、顶骨等均没有愈合。鼻骨的早期愈合只发生在有限的兽脚类恐龙中,且对咬合力和食物具有功能意义。窃蛋龙类被认为是食蛋、蛤蚌、坚果以及其它硬的食物,因此,甚至在幼年个体也需要强大的咬合力,而愈合的鼻骨正好可以增加其咬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