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新闻中心

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荣获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

作者:张皓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6日        浏览:3839

 

1月15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在北京组织召开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荣获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

先进集体1.png先进集体2.png先进集体3.png

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鹏代表我局领奖
近年来,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目标定位,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布局,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双重责任中,走出了一条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助力食品名城建设的协调共促新路子。目前已连续13年实现耕地动态平衡;舞阳、临颍两县当选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源汇、召陵、郾城、开发区分获全省节约集约模范县(区);我局张辉同志当选全国首届“最美自然守护者”。
一、建立“护本”机制,守牢“中原粮仓”
一是在健全耕地保护责任体系上抢“第一棒”。全面建全耕地保护责任,坚持“日报告、周排名、月通报”和“台帐管理、挂图作战、双向联动、精准调度、认真审核、严格销号”工作制度,将县(区)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纳入市委市政府“周交办、月讲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推进会、交办会,传导责任压力。近两年,全市核查摸排疑似新增问题3459个,面积25250.96亩,发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新增问题1644个,面积2290.11亩,经过整改攻坚,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在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上打“第一枪”。在全省创新推行“双暂停”“双扣减”机制,对违法占地的县(区)暂停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和土地利用供应,直至整改到位。各县(区)存量违法占地的,“占一扣一”补充耕地指标;当年新增违法占地的实行“占一扣二”,由市财政根据整改到位情况按5万元/亩扣减相应财政资金。该机制推行以来,全市耕地面积和基本农田面积始终高于省定目标。三是在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上夺“第一位”。研究出台《漯河市进一步健全完善自然资源和规划执法监管责任机制的实施意见》、《漯河市关于推进自然资源网格化田长制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整合“三长”管护资源,在全省率先建立田长、河长、林长“三长联动、一巡三查”机制,增强自然资源治理整体性、协同性,实现了农田有人守、河道有人管、林子有人护、责任有人担。
二、强化“治本”举措,实现“节约集约”
一是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行动。坚持向存量土地要发展空间。近三年,共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土地13753亩,处置闲置土地3648亩;通过“增存挂钩”政策置换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3341亩。二是严格用地标准管控。建立符合实际的土地使用标准,鼓励建设标准化厂房510万平方米,积极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支持工业发展“零增地”技术改造和“立体化”开发利用;探索建立“亩均论英雄”制度,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与县(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三是探索标准地出让模式。探索集“标准地”、带方案、弹性年限等多举措合一的土地出让新模式,按“标准地”出让政策完成工业用地出让60宗、4000多亩,助推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
三、创新“务本”举措,助力“产业发展”
一是全力推动高效精准用地。推动“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项目策划生成应用,加强投资决策和统筹协调,提升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工作效率;建成批而未供土地数据库和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实现对所有已批土地和已供土地精准定位以及批、供、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构建快捷高效审批机制。实施省市重点项目批前提前服务,主动对接,开辟绿色通道,建立联审联批、限时办结、容缺受理工作机制,持续推动项目用地审批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有力保障了双汇第三产业园、省食品试验室、卫龙产业园等食品产业、食品研发平台项目用地。三是细化政策通堵点。出台《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十条措施》,加强耕地用途管控,严格各方监管责任,分类稳妥处置存量问题;制定《设施农用地管理办法》,从5个方面细化17条措施,界定设施农业用地范围规模,明确管理政策,规范用地备案程序,以完善健全的政策链条遏制问题增量,近年来先后引导50多家企业找到合法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