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8~2035)

作者:空间规划科        来源:空间规划科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0日        浏览:9623

公示期:20221110日—2022129日。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期内向我局反馈。联系电话:03956669027

漯河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82035)

(规划草案)

 

规划背景

为了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构建“品质绿地”体系,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编制《漯河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82035)》。

 

成果内容

一、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开展全域增绿行动,调结构、筑网络,实施城郊森林化、城市公园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园林立体化战略,实现区域生态格局一体化,塑造林湖交汇、蓝绿交织的生态本底,构建“水田林城草”和谐统一的城市绿地系统总体格局。漯河中心城区构建总量达标,数量适宜、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具有安全、生态、文化、经济、特色于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实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美丽公园城市画卷。

2、近期目标

规划以沙澧河公园为主体,打通通主要生态廊道,构建城市绿地结构骨架。加快社区公园及游园绿地建设,缩小新旧城区人均公园指标差距。

3、远期目标

以人为本,全域增绿、全绿提质,将城市绿地从“百姓乐园”升级到“城市客厅”,形成层次分明,类型齐全,生态、安全,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绿地格局,使漯河市建成生态园林城市和公园城市。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衔接在编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绿地布局,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引导水、林、湿地等生态资源往沿河生态价值最优区域聚集,生态斑块沿河布局,生态廊道沿河、沿交通干道打造,构筑“一心两核三川四廊一网三十三脉”生态空间,形成“依水织林网、镇城嵌田园”的生态格局,城市与农林水网之间的融合关系。

一心:是指以漯河市城区为主体形成漯河市生态绿心。

两核:是指以舞阳县和临颍县城区为主的两个生态绿核。

三川:生态资源向颍河、沙河、澧河集聚,重塑三大河流沿线的生态系统服务,注重品质优化与提升,提升功能多样性。

四廊:以森林城市理念构建许信高速、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新107国道四条生态防护廊道,重塑四大防护林带的生态系统服务,注重要素保护与融合,提升生物多样性。

一网:以生态城市理念连通生态网络,连通农田林网,构建田园水林一体化郊野空间。

三十三脉:以湿地城市理念梳理市域三十三条支流,构建贯穿市域的三十三条生态脉络。

中心城区绿地布局规划

1、布局原则及策略

依据总量增加、易于实施、主要生态廊道控制、以人为本等四项原则,采取滨水融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优二添绿、拆违建绿、文化增绿、退地还绿、沿线布绿、规划建绿、立体增绿等十项策略进行漯河市中心城区绿地布局。

2、中心城区绿地规划结构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环绕城、绿网纵横、一带串城、多园棋布。

一环绕城:依托京广高铁、龙江路、京港澳高速、宁洛高速形成的城市内环防护林带。建设环城森林生态防护圈。

绿网纵横:依托城市主干道五台山路、太白山路、白云山路、嵩山路、金山路、京广铁路、中山路、宜兰路、淞江路构建绿地景观廊道,依托马沟、汾河、黑河、幸福渠、塔河、西城区水系等构建城市生态绿廊,整体形成纵横交错,水绿融合的绿色生态网络。

一带串城:是指沿沙、澧河形成的城市滨水文化景观,串联城市各功能区绿地,形成一条多元复合景观带。

多园棋布:在中心城区规划综合公园和大型专类公园,像棋子一样均匀镶嵌在中心城区内。

中心城区绿线划定与管理

采用刚弹结合的模式对中心城区规划绿地进行管控。一是通过编制管控图则,对绿地进行定量、定性,强化规划绿地管控。二是明确绿线管理办法,对规划绿地的调整条件及程序进行明确,凸显规划的弹性及可操作性。